1、学习目标: 本部分共13篇文章,其中文言文7篇,白话文6篇。精读课文7篇,泛读课文6篇。通过13篇记叙文的学习,要求学生掌握(1)记叙文的有关基础知识;(2)提高分析阅读记叙文的能力;(3)了解掌握有关作者与专书的知识。其中第2点是学习的重点。 2、学习建议: (1)学生在学习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课文,把课文读通读透,熟练掌握课文内的内容。这点十分重要。有的学生过于依靠练习,课文没有读熟,就急急忙忙去做练习,结果本末倒置,没有掌握这门课的知识,所以要在读课文上面下功夫。 (2)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,要认真体会,钻研课文后面的“提示”。“提示”使学生掌握知识的一把钥匙,考试的试题大都从“提示”中出。 (3)要认真阅读这一部分后面的《记叙文的特点与写作》,掌握记叙文的基础知识。 3、学习要点与难点 具体课文的要点与难点见课文的《学习要点与难点》。 记叙文部分总的要掌握的重点是,要掌握并灵活运用“叙述”,“描写”,“抒情”“议论”及修辞方法。 顺叙: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。如,《郑伯克段于鄢》,《背影》; 倒叙:把人物,事件的结局,或者人物经历,事件过程最精彩,突出的 片断放到前面来写。如《马伶传》。 叙述 插叙:在叙述的过程中,停顿下来,插入另外一段事情,然后再把原叙述的事情接着写下去。如《爱尔克的灯光》。 平叙:在一篇文章中,记叙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时发生的事情,、。如《张中丞传后序》。 肖像描写:具体描写人物的外貌,包括容貌,姿态,神情, 服饰等等 语言描写:具体描写人物的独白,潜台词,说的话。 人物描写 行动描写:具体描写人物的行为与动作。 心理描写:具体描写人物的想法,联想,想象,看法。 描写 细节描写:具体描写最能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与性格的细小环节。如《张中丞传后序》,对南霁云的描写。 自然风光描写:对山水景物的描写。如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 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:事件发生的场所,人物活动的背景。如《香市》。 直接抒情: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直接公开表白自己的感情。一般不多见。 借景抒情;如《往事》 间接抒情借事抒情:如《爱尔克的灯光》。 借理抒情:如《张中丞传后序》。 《郑伯克段于鄢》(重点课文)
《作家作品》 《左传》又称《左氏春秋》,《春秋左氏传》,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。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著。 记述春秋时期列国之间的矛盾与争斗。 《主旨》 本文通过记述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争权夺利,最后兵戎相见,骨肉相残的历史事件,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和虚伪卑鄙。 《疑难辞句》 1,亟请于武公。亟:数次。 2,先王之制,大都不过参国之一。不过:不超过;参国:三分之一国都。 3,既而大叔命西鄙,北鄙贰于己。贰:两属,西鄙与北鄙这两座城市既听庄公的命令,也要听共叔段的命令。 4,不义不昵,厚将崩。昵:亲近;厚:土地扩大。 5,大叔完聚,缮甲兵,具卒乘,将袭郑。完:修治完。聚:积聚;甲:盔甲;卒:兵卒。乘:战车。 6,隧而相见,其谁曰不然。隧:动词,挖隧道; 7,国不堪贰,君将若之何?一个国家受不了两个人的统治,君王将对他怎么办? 8,姜氏何厌之有?厌:满足。 9,爱其母,施及庄公。施:影响,推广。 《课文翻译》 当初,郑武公从申国娶来了妻子,名叫武姜。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。庄公出生时逆生难 产,使姜氏受到惊吓,所以给他取名叫寤生,于是姜氏就很讨厌他,而偏爱共叔段,想立他为太子,她屡次向武公请求,武公都没有答应。 等到郑庄公继了位,姜氏首先为共叔段请求以“制”为封地,庄公回答说:“制这个地方,是非常险要的城邑,虢叔就死在那里,要其他的城邑我都从命。”于是姜氏要了“京”这个地方,庄公让共叔段居守在那里,称他为京城大叔。大夫祭仲对郑庄公说:“都邑的城墙超过二百雉(高一丈,长三丈为二雉),那可是国家的祸害呀。古代圣王的规定:大的都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;中等的不能超过五分之一;小的不能超过九分之一。现在京不合法度,不是古代圣王的制度,您将要承受不住了。”庄公回答说:“姜氏要这样做,我怎么能躲避这灾祸呢?”祭仲回答:“‘姜氏有什么满足!不如及早给共叔段安排个地方,别让他的势力发展蔓延。一旦蔓延起来,就难以对付了;蔓延的杂草尚且不能根除,何况是国君受宠爱的弟弟呢?”庄公说:“多做了不道义的事,一定会自蹈死地的,你姑且等着瞧他栽跟头吧。” 不久,大叔又使京城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明属庄公暗属自己。公子吕说:“一个国家不能忍受有两个君主,您将要对他怎么办呢?要把君位让给大叔的话,我请求去侍奉他,如果不给他,那我请求除掉他,不要让百姓产生二心。”庄公说:“用不着,他将要自己赶上灾祸。”大叔又将原来两属的地方公开作为自己的郡邑,扩大领地一直到廪延。子封说:“可以(动手)了,地盘扩大了;将会得到更多的百姓。”庄公说:“对国君不义,对兄长不亲,即使地盘扩大也将要垮台的。” 大叔修治城郭,聚集百姓,打造了盔甲兵器,装备好步兵战车,准备袭击郑国国都,夫人武姜将为共叔段开城门作内应。庄公听说了他们行动的日期,说:“可以啦。”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城。京的百姓背叛了大叔段。大叔段逃到了鄢。庄公攻打到鄢。五月辛丑,大叔段逃出了国界,逃到了共国。 于是庄公就把姜氏放逐到城颍,并对她发誓说:“不到九泉之下,再也不要见到你了。” 不久,庄公就对这件事后悔了。颍考叔是管理颍谷疆界的官,听说了这件事,就献给庄公一些东西。郑庄公赐给他吃的东西,他吃的时候把肉挑到了一边。郑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,他回答说:“小人有母亲在世,尝遍了我给他的食物,没有吃过您这儿的带汁的肉,请您让我把肉奉送给她。”庄公说:“你有母亲可以奉送,而我却没有啊!”颍考叔说:“能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吗?”郑庄公对他说了其中的缘故,并且告诉他自己很后悔。颍考叔说:“您在这件事上有什么忧虑的呢?如果掘地深到泉水,挖个隧道来相见,那么谁还能说不是(在九泉下相见)呢?”郑公听从了他的意见。庄公进到隧道里赋诗说:“大隧道中,欢乐无穷。”姜氏从隧道里出来赋说:“大隧道外,欢乐畅快。”于是母子又像当初那样了。 君子说:“颍考叔是一个真正的孝子,爱自己的母亲,并且推及到郑庄公身上。《诗经》 上说:“孝子的孝无穷无尽,长久地赐给你同类‘,这大概说的就是颍考叔吧!” 《学习要点与难点》 分析本文的情节与段落层次。 本文情节发展有四个环节:1,交代兄弟不和的原因;2,共叔段野心勃勃,而庄公故意纵其欲,养其恶,等待时机来收拾他;3,共叔段密谋袭郑,庄公出兵伐之;4,庄公幽禁姜氏,后又后悔,采纳颍考叔之计,母子和好。 掌握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。 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揭露统治者的残酷无情,骨肉残杀。为了表明这个主旨,对战争前共叔段的活动,庄公的态度,写的十分详细,细到说的什么话都写得明明白白;战后幽禁姜氏及采纳颍考叔的计策,也写得十分详细,这都是为了要突出主题思想。而克段于鄢的战争过程因为与表现主题关系不大,因此一笔带过,写的十分简略。 人物性格分析(重点) 郑庄公:阴险狠毒,老谋深算。工于心计。姜氏为共叔段请封给“制”这个地方。庄公因为“制”是险要地方,坚决不给,足见其精明;共叔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,庄公表面不动声色,内含杀机,故意纵养其恶。等到时机成熟,火候已到,这才一举击败共叔段。庄公在一怒之下幽禁了母亲,后又怕担上不孝的坏名,采纳颍考叔的计策,为自己摆脱不孝之名找了个台阶。表现他的虚伪。 共叔段:贪婪狂妄,愚昧无知,野心勃勃,先是自己居住的城墙扩大,又命其他城市贰于己。他看庄公没有反应,认为庄公老实可欺,于是发动叛乱,很快就失败了。 姜氏:偏狭昏愦,以私情干政。立长是西周以来继承王位根本制度,她却要进行干涉,埋下了以后骨肉残杀的种子。甚至她帮助共叔段袭郑,来打她另一个儿子,其昏愦可见。 颍考叔:聪慧机敏。他出给庄公的计策,是用偷换概念的方法,庄公说的“黄泉”是黄泉这个词的联想意,引申义,即黄泉代表死亡,地狱;而颍考叔偷换了概念,它采用了黄泉的直指意,本意,黄泉的本意是地下水。这样颍考叔就解决了庄公的一个难题。 掌握本文的细节描写的作用 本文细节描写有“庄公寤生”颍考叔“食舍肉”姜氏母子“隧而相见”等。 “庄公寤生”表现了姜氏偏狭的性格特征,并引起下文的兄弟不和。 颍考叔“食舍肉”,表现了它的聪慧机敏的性格特征; “隧而相见”表现了庄公的虚伪可笑。 5,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。 本文主要人物是郑庄公。 以共叔段贪婪狂妄,衬托庄公的老谋深算。 以姜氏的昏愦,衬托庄公的精明。 以蔡仲,公子吕为国除害的急迫心情,衬托了庄公的城府之深,手段之高。 《重点段落简析》 “既而大叔命西鄙,北鄙贰于己。——不义不昵,厚将崩。” 共叔段的性格:贪婪狂妄,不断扩张; 庄公的性格:阴险毒辣,工于心计; 中心人物是庄公,次要人物是共叔段,公子吕。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到衬托的作用。 翻译本段。 《冯谖客孟尝君》(泛读课文) 《作家作品》
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书。其整理者为西汉的刘向。 《主旨》 通过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,经营三窟,巩固政权的故事,赞扬了冯谖深谋远虑,有胆有识的政治才能,显示了多谋善断的策士在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斗争中的重大作用,也暴露了战国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。 《课文串讲》 本文分为四部分。 第一部分:1——2自然段。描写冯谖初为门客,弹剑唱歌,要鱼,要车,要求抚养老母。 第二部分:3——5自然段。描写冯谖在薛地矫命焚券,为孟尝君“市义”。 第三部分:6——8自然段。描写冯谖经营“三窟”。 第四部分:9自然段。总结冯谖为孟尝君做出的巨大贡献。 《疑难字句》 左右以为君溅之,食以草具。左右认为孟尝君看不起他,就给他吃很差的饭。 左右曰:“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。”这就是那个唱长铗回去吧的人。 窃以为君市义。我私下认为是为你买了义。 孟尝君曰:“食之比门下之客。”食物与门下其他客人一样。 于是乘其车,揭其剑,过其友。揭:高举;过:拜访; 孟尝君怪其疾也,衣冠而见之。怪:奇怪;衣冠:穿好衣服; 以何市而反?买了甚么东西回来?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,乃今日见之。市义者:买的义。乃:才; 《学习要点》 了解冯谖为孟尝君市义行为中的民本思想。 冯谖为孟尝君市义,求得百姓的拥护,巩固孟尝君的地位,在客观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,对百姓有一定好处的。这种行为含有“以民为本”的民本思想,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。 冯谖的性格特征。 深谋远虑,机智果敢,胆识超人。 掌握先抑后扬的写作特点。 先描写冯谖没有能力,没有本事,这是先抑;然后再描写他的超人的能力与本事,这是扬。 《重点段落分析》 孟尝君曰:“市义奈何?”——孟尝君不悦,曰:“诺,先生休矣。” 表现冯谖深谋远虑,机智果敢,胆识超人的性格特征; 通过对话描写,以及用孟尝君衬托方法; 表现了民本思想。 《李将军列传》(重点课文) 《作家作品》 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。 《史记》1,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。 2,共130篇。12本纪;10表,8书,30世家,70列传。 《李将军列传》是一部人物传记。 《主旨》 本文通过记述西汉名将李广功勋卓著,却长期遭受压抑,最终被逼自杀的不幸遭遇,表达了作者对李广才略和人品的钦佩,对李广不幸遭遇的同情,也揭露了西汉朝廷赏罚不公,刻薄寡恩与黑暗无道的社会现实。 《疑难词句》 1,广家世世受射。受:传授; 2,用善射杀首虏多。用:因为;首:首级;虏:俘获。 3,未到匈奴陈二里所。陈:阵地;所:大约。 4,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。正:整齐,严加约束。 5,吏当广所失亡多。当:判决;失亡:损失,死亡; 6,用此,其将兵数困辱。用此:因此; 7,可数百里。可:大约。 8,广军功自如,无赏。如:相当; 9,东道少回远。少:稍微;回远:迂回,路远。 10,军亡导,或失道。亡导:没有向导;或:同“惑”,迷惑。 11,南绝幕。南:向南;绝:渡过; 12,“急诣部,如书。”马上到右将军部队去,就像“命令”上写的。 13,余睹李将军,恂恂如鄙人。诚恳谨慎的样子,就像乡下人一样。 环球网校 学习地址:济南市花园路58号(历城区党校大门口咨询接待处)。 邮 箱: ck@sdcknet.cn 咨询电话:0531—69951586 15552879166 13176021506 网 址:山东省成人教育考试网 www.sdcknet.cn 乘车路线:市内乘30路、80路、118路、201路到辛祝路南口站下车,乘11路、138路、308路、K91路到华信路北口站下车,沿花园路与华信路十字路口向东50米路南历城区党校大门口咨询接待处。 |
| |||||||||||||||||||
济南市花园路58号(历城党校)|电话:0531-69951586 QQ:873877093|Archiver|(鲁ICP备19011213号)|济南市历城区财大教育培训学校
GMT+8, 2025-4-26 09:32